陈明章

陈明章

 台湾
中文名 : 陈明章 别名 : 台湾民谣大师|浪子诗人 国籍 : 中国 出生地 : 台湾阳明山管理局北投镇(今台北市北投区) 生日 : 1956年7月4日 职业 : 填词人、作曲家、歌手、制作人、演奏家 代表作 : 《流浪到淡水》 经纪公司 : 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 唱片公司 : 无非文化 星座 : 巨蟹座 生肖 : 猴 毕业院校 : 北投复兴高中 活跃年代 : 1978年—至今 音乐类型 : 现代民谣、流行音乐 演奏乐器 : 吉他、月琴 主要成就 : 1999年为电影《天马茶房》(林正盛导演)所谱配乐获亚太影展、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

荣誉记录

1987年为电影《恋恋风尘》所谱配乐获得法国南特影展最佳配乐。

1993年为电影《戏梦人生》(侯孝贤导演)所谱配乐获比利时法兰德斯影展最佳配乐。

1996年为电影《幻之光》(是枝裕和导演)所谱配乐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配乐奖。

1998年《流浪到淡水》获得第九届金曲奖流行音乐作品类最佳作曲人奖。

1999年为电影《天马茶房》(林正盛导演)所谱配乐获亚太影展、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。

个人简介

陈明章,圆圆的脸上总是眯着眼的笑,胖胖的,也不太高,总穿着双拖鞋,穿件汗衫,背着吉他,像个流浪汉。谁也想不到,他就是近来被当作传奇的人物,被视为新台湾歌谣的代表,被誉为陈达台湾民谣的继承人。

个人经历

童年印象

陈明章在1956年出生于阳明山管理局北投镇(今为台北市北投区)。在介绍陈明章的时候,陈明章自己的官方网站有这样的描述:“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,有的在随手可得的地方,有的在遥远的他方,有的在心底深处,陈明章的,在北投”(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Nd)。

在那时候,由于日本人刚离开,国民党的国族政策虽然已经开始展开,但是还依然在刚开始的阶段,因此,1950年代可以算是台湾本土音乐戏剧逐渐辉煌的时候,根据陈明章自己的讲法:我小的时候,北投附近的市场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当中,大概有三百六十天在演戏。从小天天看北管、南管、歌仔戏、布袋戏,所以,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是从生活里来的,根本不用学。特别是我妈妈常常哼一些台湾老歌给我们听,这些老歌中的腔调虚字都是要口授才知道的,看谱根本不准。(引自陈德愉1997年)。

小时候,陈明章的阿公是布袋戏迷,喜欢到处看戏,常常骑著脚踏车载他到处跑,有时不嫌远地从北投骑到新庄、汐止、甚至五堵。回想4岁到6岁跟著阿公到处看戏的情境,陈明章表示,小小年纪的自己,总是被台上的戏偶动作、身段唱腔深深引(郭丽娟2005年)。

惨绿青春的1970年代

高中时期的梦想

陈明章的音乐之路,其实启蒙的很早,从小时候北投隔壁旅馆的那卡西,一直到阿公带他四处探寻的野台戏,都是他早期音乐的泉源。然而,他哥哥的吉他则是启发他从事音乐创作的开始。在学生时代,他的哥哥比较会念书,一路考上高中,妈妈和姐姐就合买一把2700元的吉他送给他哥哥以作为奖励。然而这把吉他,哥哥没摸几次,倒是让当时才国中二年级的陈明章拿了去玩,为他后来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埋下了伏笔(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Nd)。

然而,青春时期的陈明章真正的梦想并不在音乐,而是在棒球。1972年1,不算太喜欢念书的陈明章考上位于北投的复兴高中,“在棒球校队担任一垒手,最大的梦想是如何打进甲组球队,每天晚上都梦见在美国打大联盟,一放学就沉迷于练习棒球不写作业的结果是;人家高中念三年,他却混了四年”(郭丽娟2005年)。

向来只是把音乐当作兴趣的陈明章,在高三那年,却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对于声音特别敏感,根据他自己的说法,“我的阅读速度非常慢,但音乐听过之后,就可以马上把谱抄下来。”(引自郭丽娟2005年)。就这样,陈明章开始玩西洋音乐,加入了学校的吉他社,每天与同学切磋“琴”艺。他这样回忆自己当时的生活:加入吉他社后,每天从晚上9点练吉他到早上4、5点,回家睡到下午再去上课,到学校最重要的不是上课,而是先到教官室偷换点名单,然后再去吉他社混。(引自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Nd)。

木吉他、金韵奖、和退伍后生活

1970年代台湾刮起一股校园民歌的风潮,陈明章的音乐创作才华也随之沸腾。他在高中毕业以后,由于对于音乐的热爱,便与李宗盛、江丙辉、郑文魁、胡昭宇、陈永裕等朋友一起组成了木吉他合唱团,并自己开始埋首于音乐创作的尝试。

1978年,陈明章报名参加第二届金韵奖创作组的比赛,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唱自己的作品,“弹吉他像吃甘蔗一样简单的陈明章说,那时候弹吉他的手,抖个不停”(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Nd)。

在陈明章1990年所出版的音乐专辑《下午的一出戏》中,他曾经在该专辑的文案写下这样的文字:“民歌运动时曾应征加入木吉他合唱团,因歌声太烂被淘汰”。在2002年的一次访谈中,他也谈起了这段往事:“当时李宗盛他们在明新工专,常常一起练歌,但是我要当兵,当完兵之后,他们可能要找属性相同的人吧,我就没有机会了”(引自尊重爵士2002年)。当访谈者进一步问他和木吉他合唱团的属性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同,陈明章则表示说:“也不是真的属性不同啦,但是当时李宗盛、郑文魁已经两把吉他了,何必再加我一个,没有位置嘛”(引自尊重爵士2002年)。

陈明章在结束军旅生活后,音乐的路似乎并没有他所想的好走。为了生活,他只好开始四处奔波,去做卖成衣的、卖手表的、卖钢琴的、卖……,能卖的他都卖了,只是心中好像一直缺少了什么真正能触动他心弦的东西(陈明章音乐工作有限公司Nd)。

本土意识觉醒的1980年代

开始思考什么是台湾音乐

1982年,陈明章26岁。由于他的父亲中风,他回到北投帮忙照顾父亲,同时也帮母亲看管银楼生意。两年后,他的弟弟自军中退伍,陈明章决定重新走音乐创作的路。一向支持他的母亲和姐姐,各买了一架钢琴送他,母亲还甚至不惜斥资送他一台YAMAHA四轨录音座,并将住家四楼装潢成四间隔音室,改成音乐教室,陈明章于是成立“青青音乐教室”,白天下楼照顾母亲的银楼生意,晚上则在音乐教室传授吉他(郭丽娟2005)。

根据陈明章自己的说法,“成立音乐教室后,我才开始思考:什么叫作台湾音乐?我的台湾音乐是什么?”(引自郭丽娟2005)。让他有这种省思的影响因素,一个是台湾的传奇素人歌手陈达,另一个是二二八事件。

陈达是台湾最传奇的说唱艺人,20岁便开始走唱生涯,其中还因大病而瞎了左眼,半身不遂,在高龄65岁时被史惟亮、许常惠发堀发片,引起台北艺文界的一阵骚动。陈明章是偶然之间,在一家西餐厅听到陈达唱歌,“陈达的歌声直指人心,我终于发现自己所缺少的,就是对土地的情感,对本土文化的反省,回首自己过去的华语作品,霎时惊心不已”(引自郭丽娟2005)。陈达的歌声,让陈明章决定开展另一种属于台湾的音乐创作。

在成立音乐教室的同时,陈明章也兼营兰花生意。因为要到兰花产地去批货,所以他有机会在北台湾的石碇、乌来、坪林一带到处跑。由于当时还是戒严时期,家中的长辈绝口不谈政治,直到有一次又去批货,陈明章跟种兰花的阿伯聊天,酒意酣浓时,阿伯突然讲到“二二八事件”,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(郭丽娟2005)。陈明章这样回忆这次的事情:以前家里有意不讲政治,当然不会知道二二八。一直到有一次去基隆,跟一个种兰花的阿伯聊天,喝酒正喝得高兴,他突然讲到二二八,眼泪就掉出来,边哭边讲。我才知道事情这么残忍,活活的用铁丝把人穿起来丢到海里!(引自陈德愉1997)

历经民俗音乐与历史事件的冲击以后,陈明章慢慢意识到什么是自己土地上的文化,于是和陈明瑜合作写下第一首台湾闽南语创作歌曲《唐山过台湾》,写下祖先渡海来台的心情,用歌谣写台湾的庶民文化。同时,陈明章也开始他在音乐上的觉醒;他完全屏弃过去所学的西洋音乐,利用“两音合声”和“五声音阶”的观念创作台湾闽南语歌(郭丽娟2005)。他后来在接受访问时这样表示他对台湾闽南语歌的看法:华语歌怎么就是表达不出我心中的感情,因为台湾闽南语是我们的母语嘛!而且台湾闽南语本身的文化性很强,像我写《下午的一出戏》、《唐山过台湾》、《戏蚂蚁》、《北管惊奇》,台湾闽南语可以把这种生命感放到好强,这是我写华语歌写不出来的,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写华语歌了,我没有住在中国,写不出这些歌来。(引自郭丽娟2005)

与侯孝贤的邂逅

陈明章在成立音乐教室以后,他的好友何颖怡将他自弹自唱的录音带拿给侯孝贤。经过半年,侯孝贤的助理突然打电话问他:“愿不愿意替侯孝贤所导演的《恋恋风尘》作配乐?”他那时候正在银楼做生意,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高兴得跳起来,生意也不做了(郭丽娟2005;陈德愉1997)。

于是,侯孝贤一边拍《恋恋风尘》,陈明章就一边帮他做配乐。1987年《恋恋风尘》在法国南特影展获得最佳电影配乐,是台湾第一部在国际影展获得配乐奖的电影2。从此,侯孝贤拍电影就找陈明章作配乐,1993年《戏梦人生》的电影配乐,则是获比利时法兰德斯影展最佳配乐(郭丽娟2005)。

在陈明章的音乐路上,电影《恋恋风尘》的配乐是个转捩点。《恋恋风尘》在法国南特影展获得最佳配乐奖,这一个肯定,让陈明章获得了持续创作的信心,他在接受访问时这样表示:“有人肯定,心里才比较踏实一点,觉得音乐这条路可以继续走下去”(引自尊重爵士2002)。

投身音乐

快要四十岁的他,从高中时候就开始玩流行音乐,玩得被留级,而大学考两三年也没考上,于是只好去当兵。后来,还成为一个种兰花的生意人。不过,他大概有些“问题”,放着高利润的兰花不种,却投下心血去做最没赚头的“台湾歌”。写歌写到现在,也十几快二十年了,可是他就没有像洪荣宏或叶启田一样,靠歌大卖。他仅以六百元的吉他一把,为电影《恋恋风尘》做配乐,而赢得国片史上第一座国际大奖--法国南特影展最佳配乐奖。

大事记

1956年:出生于台湾台北的北投。

1978年:报名参加第二届金韵奖创作组,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唱自己的作品。

1982年:父亲中风,陈明章回北投帮忙照顾,也帮母亲看管银楼生意。

1984年:在住家四楼成立音乐教室传授吉他,并兼营兰花生意。

1987年:为电影《恋恋风尘》所谱配乐获得法国南特影展最佳配乐。

1989年:与陈主惠、林伟哲等人组成的“黑名单工作室”正式发行《抓狂歌》专辑。

1993年:为电影《戏梦人生》(侯孝贤导演)所谱配乐获比利时法兰德斯影展最佳配乐。同年因酒精中毒以及创作上的焦虑引发忧郁症。

1996年:为电影《幻之光》(是枝裕和导演)所谱配乐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配乐奖。

1998年:《流浪到淡水》获得第九届金曲奖流行音乐作品类最佳作曲人奖。

1999年:为电影《天马茶房》(林正盛导演) 所谱配乐获亚太影展、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。

2003年:台北县政府将《流浪到淡水》这首代表淡水特色的歌曲刻成歌碑,竖立在淡水渔人码头情人桥旁。

个人作品

专辑:

1990年1月1日《现场作品I》

1990年12月4日《下午的一出戏》

1995年8月1日《生活会微笑》

1995年12月《听故事的人》

1999年5月1日《现场作品II》

1999年5月1日《勿爱问阮的名》

2004年10月19日《伊是咱的宝贝》

2006年1月《一堆吉他》

2006年1月20日《海尪·油桐花新娘》

2011年7月13日《青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