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dwig van Beethoven​

Ludwig van Beethoven​

Ludwig van Beethoven简介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(Ludwig van Beethoven,1770—1827)德国著名的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,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。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、35首钢琴奏鸣曲(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)、10部小提琴奏鸣曲、16首弦乐四重奏、1部歌剧、2部弥撒、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,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、艺术歌曲、舞曲。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,因此被尊称为乐圣。代表作品 c小调第五交响曲、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、爱格蒙特序曲人物履历贝多芬全名是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,又译路德维希·冯·贝多芬,[1]是德国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,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。是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,开浪漫主义之先河”的伟大音乐家;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,由此被尊称为乐圣。祖父自从二十岁来到波恩就做了那里的乐长。父亲是一名擅长高音的歌手。母亲出身低微,是一个厨子和女佣生的女儿,在嫁他的父亲之前曾嫁过一个男佣。4岁开始学习音乐8岁登台演出10岁开始作曲  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11岁就于戏院乐队担当成员。两年后即成大风琴手12岁任宫廷首席小提琴手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,开始接触资产阶级启蒙教育。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。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,自此开始创作生涯。1796年双耳失聪,但从未辍笔。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出生在法国逢恩,祖籍弗兰德。自幼学习音乐,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,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。十七岁那年,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,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。1792年,定居维也纳,经过海顿的指引,艺术上进步飞快,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。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,如交响曲九部(以第三《英雄》、第五《命运》、第六《田园》、第九《合唱》);歌剧《费黛里奥》,戏剧《哀格蒙特》《雅典的废墟》;钢琴曲《悲怆》、《月光曲》、《暴风雨》、《热情》、《黎明》等等。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,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,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。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、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。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,他与海顿、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“维也纳三杰”。他和米开朗基罗、列夫·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,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《名人传》。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,法国大革命爆发,给贝多芬带来自由、平等、博爱的理想。从1796至1800年,整整4年,贝多芬的耳鸣日夜作响,这是耳聋的前兆。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,老年耳朵失聪。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《月光奏鸣曲》、《C小调第5交响曲》等。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。1805年,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《费黛里奥》充满了激情。他的《第九交响曲》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《欢乐颂》,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了。贝多芬一生坎坷。因为听力的问题,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。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,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,依然坚守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的政治信念,通过言论和作品,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,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、争民主的革命热情,写下不朽名作《第九交响曲》。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,个性鲜明,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。生平简介1770年12月16日(质疑者可参考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3课),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。1778年,贝多芬首次登台,获得成功。1782年,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,而且拜师于风琴师尼福,开始学习作曲,担任了风琴师尼福的助手。1782——1783年,贝多芬发表《变奏进行曲》、三首钢琴奏鸣曲、赋格曲等。1783年,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,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。1787年到维也纳后,开始跟随莫扎特、海顿等人学习作曲,贝多芬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。1787——1789年,贝多芬创作《F小调前奏曲》、两首前奏曲等。1790年,贝多芬创作《骑士芭蕾》。1792年秋,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。1793年,贝多芬开始策划作曲《欢乐颂》1792——1795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1,2 ,3,87,103,19,46,129号等。1795年,贝多芬在维也纳第一次演奏自己作品。三首钢琴三重奏出版。1796年,贝多芬发现自己听力下降。1796——1797年,贝多芬创作《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》、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。1798——1799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9,10,11,12,13,14,20和21号。1800——1801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17,18,22,23,24,26,27,28,29,37,43,85,51(2),49号。1802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30,31,33,34,35,40,50和36号。1803年,朱列塔·圭恰迪尔与伽仑堡伯爵结婚,这是令贝多芬绝望的时刻。1803——1804年,贝多芬创作《第三交响曲》,进入创作的成熟期。1804年,贝多芬改原献给拿破仑的《第三交响曲》为《英雄交响曲》。1804——1805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32,53 ,54,57,56和72号。1806年,贝多芬创作《第四钢琴协奏曲》、三首弦乐四重奏(作品第59号)和《田园交响曲》。5月和泰雷兹订婚,创作《第四交响曲》。12月23日,贝多芬首次演奏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。1807——1808年,贝多芬创作《第五(命运)交响曲》、《第六(田园)交响曲》及作品第62,69,70,80和86号。1809——1810年,贝多芬创作《第五(皇帝)钢琴协奏曲》。1811——1812年,贝多芬创作著名钢琴曲。1813年12月8日,贝多芬写完《威灵顿的胜利》。1813——1814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89,90,94,115,118,116,91,136号。1815——1816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98,101,102,112,108号。1815年,贝多芬的弟弟卡尔死于肺病,留下一个儿子,贝多芬争夺其监护权失败。1817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《五重奏赋格》(第137号)。1819年听觉完全丧失,开始使用谈话簿。[2]1819年,贝多芬开始写《庄严弥撒》。1821年,贝多芬创作第110号钢琴奏鸣曲。1820——1822年,贝多芬创作作品第109,111,119,121(a),124,120号。1823年,贝多芬《庄严弥撒》完成。1824年,贝多芬《第九交响曲》完成。创作《弦乐四重奏》(作品第127号)。1825年,贝多芬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。4月在德国的法兰克福首演《第九交响曲》5月8日正式演出。[2]1826年,贝多芬计划写作《第十交响曲》,重病。1827年3月26日,贝多芬在维也纳辞世。